当前位置 >>

学术动态

储岳峰教授团队揭示我国牛支原体遗传多样性及耐药突变演化的分子特征

发布时间:2025-09-09   字体大小T|T

   近日,学院储岳峰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发表题为“Emergence of Novel Fluoroquinolone Resistance Mutations in Mycoplasma bovis, China, 2008–2023”的研究通讯文章该团队在对全球62年间1315株牛支原体基因组数据收集整理的基础上,从中精选了2008年至2023年间从中国16个省份分离的77株牛支原体进行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系统揭示了其遗传多样性及耐药突变演化的分子特征

   研究发现,ST52为国内流行优势基因型,其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分化为五个聚类(Cluster I–V),其中聚类IV中出现多个此前未发现的MLST基因型,提示该聚类菌株可能经历了快速遗传变异发现ParC蛋白S80RGyrA蛋白S83F/Y双突变将导致牛支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高度耐药,其中ParC蛋白S80R突变是产生高耐药的基础。

   本研究提示,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使用可导致牛支原体出现高耐药性演化因此需要加强兽医临床用药监管与耐药性监测,以遏制耐药突变的发生和耐药菌株的传播。

   学院储岳峰教授与陈胜利副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兰州兽医研究所博士后兰仕梅为第一作者。该研究由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