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简介
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成立于2021年6月9日,隶属于兰州大学教学科研单位建制序列,是兰州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共建的研究型学院。学院面向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一带一路”倡议、国家安全等战略,依托兰州大学和兰州兽医研究所作为国家部署在祖国西部的战略科技力量的强力支撑,充分发挥兰州大学综合型大学多学科优势和基础研究见长优势,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产业产学研孵化平台优势与应用研究优势,坚持“在厚理的基础上精农强医”,大力推进兽医学、生物学、医学、化学、畜牧学、药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致力于在动物疫病防控、生物安全技术、动物生物制品及药品研发、比较医学研究等领域开展高水平科技创新及高层次人才培养。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1人,其中教授23人,青年研究员4人,副教授14人,萃英博士后10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比90%。教师中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农业部神农英才计划领军人才1人、神农青年英才2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学院并有校内双聘教师17人,兼职教师17人。学院教师近三年来承担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省科技厅重大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50余项。学院动物医学主要研究方向有:动物烈性传染病防控、人兽共患病防治、生物制品研发;生物安全主要研究方向有: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生物防控与风险评估、生物技术应用与生物多样性、生物安全技术及治理体系研究。
学院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健全,拥有生物安全交叉学科学术学位博士授权点和硕士授权点、基础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学术学位博士授权点和硕士授权点、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和硕士授权点,生物制药本科专业、疫苗创制微专业。学院建有病毒学研究所、人兽共患病研究所、动物新药研究所、动物健康与生态研究所、动物免疫学研究所、生物制品新材料研究所、比较医学研究所等。
学院拥有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WOAH/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国家包虫病专业实验室、国家非洲猪瘟区域实验室、科技部“动物医学创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兽共患病联合行动国家实验室、“一带一路”新发和再发外来动物疫病国际创新研究院、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西北分中心(疫病防控)、国家兽医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分中心(兰州)、甘肃省病原生物学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甘肃省动物寄生虫病重点实验室和甘肃省生物检测技术创新中心等研究基地。有全国体量最大的高级别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设施集群(ABSL-3/BSL-3)、GMP中试基地、医学实验中心、电镜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和实验平台。其中,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目标定位为我国动物疫病研究和防控领域支撑有力、前沿领先、根基深厚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验室立足“四个面向”,紧紧围绕禽流感、口蹄疫、非洲猪瘟、布鲁氏菌、动物结核病和包虫病等重大/重要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疫病防控战略需求,实现关键技术和重大理论创新,有效配置资源和要素,汇集众智众力,建设世界一流的科技平台体系和人才体系,为保障我国养殖业健康发展、公共卫生和生物安全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科技支撑作用。
学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内涵建设,将努力把学院建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高产出科技研发的中心、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的典范,促进兰州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成为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领域国家重要的创新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