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通知公告生物制药(2+2)新工科创新试验班是我校首个跨学科创新班,由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开设,集聚兰州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双方教学、科研、产业优势资源办学,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宽口径、厚基础、强交叉、重贯通、科教产研一体协同的本科专业。
一、学院简介
兰州大学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成立于2021年6月9日,隶属于兰州大学教学科研单位建制序列,是兰州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共建的研究型创新型学院。
学院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建有全国首个生物安全交叉学科学术学位博士点,共建基础医学学术学位博士点、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博士点,建有生物制药(2+2)新工科创新试验班本科专业和生物制药(疫苗创制)跨学科微专业。学院围绕动物医学和生物安全领域,重点开展重大动物烈性传染病防治、人兽共患病防治、生物制品新材料研发、动物免疫学、动物健康与生态、动物新药等方向研究。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39人,其中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海外优青1人,农业部神农英才计划领军人才1人、神农青年英才2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
学院具备一流的科研实力和研究平台。现有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国家非洲猪瘟区域实验室、甘肃省病原生物学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等6个国家级、3个国际参考实验室、7个国际和“一带一路”合作实验室及6个省部级平台。建有我国体量最大的生物安全高级别(P3级)实验室设施集群。建成GMP中试基地等生物制品创制、诊断产业转化平台。
学院具备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山东信得、天津昌特、天康制药、中农威特、兰州兽研生物等大型生物高科技企业建有“项目-实习-就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与实习就业基地。
二、专业简介
兰州大学生物制药专业是理工农医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专业。专业以兰州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为依托,充分发挥生物学、化学、基础医学、药学、兽医学等多学科和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优势,及兰州兽医研究所应用研究和产业转化优势,践行“厚基础、强交叉、重贯通、精专业、重实践、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理念。专业按照“2+2”招生培养,实行“三化一制”(精英化、小班化、专业化,导师制)的培养模式。
本专业注重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实施本科生早入实验室、早入科研门、进企业、进一线的“两早两进计划”,以研代学,着力培养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实践能力,面向未来的创新型、引领型生物医药拔尖人才。
培养目标:专业面向动物和人类健康,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具备系统思维、设计思维和跨学科思维,分析研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全面掌握现代生命科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掌握生物医药制备工程技术,熟悉疾病发生发展机制与生物医药产业进展,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能力的生物医药拔尖创新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动物解剖与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工程、生物制品学
特色实践环节:疫苗创制综合实验项目、生物制品中试生产车间实习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学分:161学分
三、培养模式
(一)采用“2+1+X”分类个性化培养
“2”即学生前两年(五年制前三年)在原学院开展通识教育和数理化生基础知识模块学习,打牢宽厚基础。
“1”即大三(五年制大四)学年,进入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开展生物制品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和项目实习实训。
“X”即从大四(五年制大五)学年开始,根据个人志趣按照保研、考研、就业分类培养:
成绩优异的学生可通过本研贯通、优培计划或推荐免试继续攻读研究生,本科期间修读本研贯通课程,成绩合格即获得学分,研究生阶段无需重修。
未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学生,若成功考取本学院硕士研究生,可继续按照既定人才培养方案学习,其本研贯通课程成绩合格获得学分者,研究生阶段无需重修。
选择就业的同学到政府、企事业等单位开展项目实习实训。
(二)导师组制
所有学生进入本专业即配备“学术导师+行业导师+班主任”导师团队。
(三)一生一策一计划
根据学生专业背景和基础,一生一策制定个性化、长学制学业规划。培养学科背景多元、专业基础扎实、具有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四)科研融通机制
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系列平台全部面向本科生开放,学生“进科研团队、进项目、进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科研训练。设立创新创业项目基金,鼓励本科生在实验室开展科研项目创新训练。
(五)以研代学培养
导师引导学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开展研究型科研训练。本研贯通课程采取PBL(Project-Based-Learning)教学方法,以项目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在项目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前沿交叉创新能力。
(六)能力为主的评价模式
毕业设计体现工科人才培养特点,鼓励开展项目研究或实践,不唯论文。在科研训练中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书面科研成果),或在企业实习实践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或优化技术流程(提供技术优化报告和行业企业认可书面证明),可纳入毕业设计。
(七)住宿条件一流
日常在城关校区住宿。兰州兽医研究所为参加科研训练的学生优先安排条件一流的学生公寓,保障学生心无旁骛的开展学业。
四、选拔条件
(一)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崇德向善、身心健康,无违法违纪,违反校规校纪行为,未受过任何处分。
(二)兰州大学理、工、农、医各专业大二学生(五年制大三学生),具有生物学、药学、医学、农学等相关专业基础。
(三)对生物制药领域具有浓厚兴趣,具备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潜力,且有志于长期从事该领域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
(四)学业成绩优异,无不及格课程。
五、选拔班额
不超过20人。
六、选拔程序与时间安排
1.招生宣讲
城关校区:4月15日(周二)下午4:00,医学校区药学院勤博楼一号报告厅;
榆中校区:4月22日(周二)下午2:30,秦岭堂B109教室。
2.报名安排:5月11日前,点击报名链接(https://f.wps.cn/g/H5ythZxY/)或扫描文末二维码报名。
需要上传的材料包括:英语水平成绩证明、已修所有课程的成绩单、所获荣誉等证明材料。
3.资格审查。5月12-15日,学院对学生申请资格开展审查。
4.综合考察。5月22日前,学院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考察,包括材料打分和面试两个环节,全面考察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兴趣、科研潜力、创新精神及综合能力等。
学生综合成绩=专家材料打分*30%+面试成绩*70%
5.公示和发文。5月23日前,根据学生综合成绩,在校内公示预录取结果。如预录取学生2025年春季学期成绩出现不及格,将取消录取资格。
6.确定录取名单。如公示无异议,发布正式录取名单,并报教务处审批备案。
7.转入学籍。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在春季学期第18-20周办理学籍转入手续。
七、咨询方式
张老师、吴老师:8912849
学院邮箱:dongyi@lzu.edu.cn
学院网站:https://vet.lzu.edu.cn/
监督电话:8912860
报名通道: